2025年3月1日,水利部在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召开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现场推进会议。会议强调,要锚定任务目标,到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矩阵试点工作,到2030年全国矩阵基本建成。要加快推进矩阵建设各项任务,推进“四全”管理,完善“四制(治)”体系,强化“四预”措施,加强“四管”工作。
中锐网络积极响应国家水利政策,2022年初着手水利工程标准化及水库运行管理矩阵的布局,通过深度交流、调研与学习国内顶尖建设单位及水工专业领域知识,成功于年内完成了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产品的打造,并逐步将其应用于大中型水库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中。在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围绕四全、四制、四预、四全进行矩阵任务开发,完成了水库现代化运行管理矩阵产品化工作,在福建省溪源水库进行项目落地应用。
中锐网络构建的水库现代化管理矩阵平台,根植于标准化管理,遵循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实施策略,建成了包含“四全管理”、“四制(治)体系”、“四预措施“、”四管”业务模块,旨在全方位支撑水库运行管理,确保各项管理工作高效、精准执行。
平台清晰界定了管理机构与监管部门的职责,并自动监督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业主管们的管理与监督工作的开展与落实,确保水库基础信息的实时共享与动态更新,并作为唯一的权威数据支撑水库信息化的建设。通过全面追踪水库库区、坝区、下游行洪区及洪水影响的全要素数据,夯实水库运行管理的基础,方便水库管理单位能够即时获取上下游及库区的最新信息,为汛期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
此外,平台整合了天空地水工实时数据,实现对水库、上下游水情、雨情、工情全天候管控。系统还跟踪水库工程的全周期建设,提供详尽的资料追踪与大事记记录,实现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为用户构建了涵盖水库建设、运行、除险加固、降等报废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信息档案。
从水库管理体系的构建出发,系统深入梳理了水库管理涉及的体制与机制,根据管理要求将管理工作细化分解,助力客户清晰界定管理主体责任,实施管养分离的管理模式。在系统模块设计上,它自动遵循管理规章制度,执行包括注册登记、调度运用、防汛抢险、检查监测、维修养护、安全鉴定等在内的各项运行管理工作,实时追踪管理工作进度及确保资料管理的闭环性。同时,系统还紧密跟踪责任制执行情况,实时监督大坝安全责任人及防汛责任人的履职状况,有力推动四制体系的建设与落实。
系统能够直观展示水库三道防线的建设情况,并实时接入气象数据与测雨雷达数据,综合运用水文气象耦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专业物理模型等技术,实现自动预报、人工预报,覆盖短期、中期及长期等不同预见期。在水库运行过程中,系统提供监测告警与预测告警功能,对警情进行分级处理,为水库会商研判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
通过防洪仿真预演,系统构建了全面的数据基础,结合四全原则,确保资料完整、合理、可靠,并能模拟洪水演进、淹没、调度应用、应急抢险、人员转移路径、物资分布,助力用户综合考量上下游及左右岸关系,不断优化调度决策。此外,系统还能实时更新和完善客户预案,跟踪应急演练进展,确保预报、预警、预演、预案
平台能够自动遵循管理规章制度,预先安排工程检查、安全隐患排查、维修养护、设施设备鉴定、除险加固及维护等工作,确保各科室严格执行矩阵式管理要求。在整个管理流程中,平台实现自动化调度、闭环跟踪以及资料自动归档,有效提升了水库的风险管控水平。同时,它强化了依法管理和水行政执法力度,为水库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中锐网络凭借丰富的水利信息化产品线,针对各类水库的实际需求,提供包括水雨情系统、大坝安全智能监测平台、数字孪生基础平台、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系统、水库现代化运行管理矩阵平台等在内的定制化解决方案,致力于推动我国水利行业的繁荣发展。
2024年,中锐网络成功实施了福建省厅属直管中型水库溪源水库,首个真实应用的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平台项目。该项目基于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实施方案,在标准化建设框架内,围绕“四全”、“四制”、“四预”及“四管”的平台构建理念,并于同年12月顺利完成验收。通过数字化与信息化技术,有效推动了水库的“四全”管理,完善了“四制”体系,融合了“四预”能力,促进了“四管”工作的切实执行,显著提升了水库运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