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锐网络推出新标准下网络数字人才培养解决方案,助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5-03-12

在数字化浪潮加速重塑产业格局的今天,为积极响应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与新课标改革要求,中锐网络推出新双高及新课标背景下网络数字人才培养解决方案。 该方案以“将专业群办在产业链上”为核心理念,面向新双高、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共同体等产教融合新场景,充分发挥产教融合型企业优势,整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标准,助力院校实现专业与产业的无缝衔接,岗位与课程的精准匹配以及人才与岗位的高度适配,助力院校打造符合时代需求的网络数字人才培养体系。

建设背景

01 网络行业市场蓬勃发展

据IDC最新数据显示,2028年全球数字化转型投资规模预计达到4.4万亿美元,2023-2028年中国五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5.4%。网络设备是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重要支撑以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全球网络市场规模已达到为714.2亿美元,中国网络市场规模已达到728.4亿人民币;交换机、路由器和WLAN 市场等增速不断扩大。

02 职业教育政策支持

从19年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到22年《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再到《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的通知》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不断深化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学实训条件及产业服务等方面的改革。国家致力于通过深化“引企入教”,高质量推动“五金”建设,鼓励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基地,从而完成课程设计、教材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训教学等任务,构建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融合。 新版教学标准的发布更加强调专业教学与产业技术趋势同频共振,将行业前沿动态融入教学标准,强化职业综合素质与行动能力培养。

03 岗位需求变化

在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大潮中,计算机网络不仅成为各行各业运转的基石,更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位置。特别是在网络强国战略的驱动下,网络技术人才模型正发生深刻变革,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网络技术范畴,而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基座。当前,行业网络相关项目中已广泛涉及无线技术、操作系统服务搭建、网络出口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对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新双高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融合思路

在此背景下,中锐网络推出了以“3+X+2+Y”为核心结构的人才培养框架。聚焦产业群、企业群、院校群三大支柱,深化面向多元化产业的专业“纵深拓展”,拓宽知识边界,结合区域产业发展优势,实施职业院校“一校一策”融合战略,推行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教育成果有效落地。

多阶段落地未来数字人才培养高地

在3+X+2+Y的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框架上,立体化构建以企业用人需求导向的专业建设体系。通过四步走打造未来网络数字人才培养高地。 第一步、构筑专业基础+核心+拓展能力基石,满足普适性教学实训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实训基地。 第二步、构建面向企业工程技能、延伸技能竞赛创新的蓝狮工坊、专精特新工坊等,提高专创融合、赛教融合的能力 第三步、构建并转换典型生产实践项目,融合交叉学科的应用能探索,培养师生的系统集成素养和工程全流程能力 第四步、构建面向产业数字化的数字基座专业组群实训中心,培养预就业能力,实现多专业融合交叉,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作为国内领先的行业数字融合创新方案提供商,中锐网络深耕教育领域十余年,是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合作伙伴,也是福建省首批产教融合型培育企业,成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络赛项合作单位至今,合作院校数百所,高职网络专业建设占有率70%,为产业发展培养数万人应用型人才。未来,中锐网络也将持续为院校提供全方位的产教融合服务,塑造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标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