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晚,由中锐网络主办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解读暨人才培养研讨会圆满落下帷幕。本次会议以“深化标准引领·共筑人才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280所院校,近1500位教师在线观看,共同探讨 “新标准”发布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更好地响应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新时代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会议伊始,中锐网络总裁助理林祥利致欢迎词,对所有在线的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表示互联网软件、信息技术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成为不可逆的趋势,职业院校需通过标准引领,破解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错位的痛点,解决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适配性问题。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能够推动三项核心目标:理清新旧标准的差异点,创新点,明确课程重构的路径;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新模式,将企业真实的项目转化为教学的案例;搭建长效的交流平台,促进双高建设与新标准新理念的深度融合。
主题报告分享环节,计算机网络技术标准研制组专家王隆杰对新版标准进行了解读,深入阐述了新版标准主要的五个不同,讲述了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计算机网络课程设置与改革、并对教学标准与实践要求进行解析。他强调,新标准首次实现中职、高职、本科一体化设计,为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但标准落地离不开教学实践的创新,打造适配的人才培养方案才是重点。
随后,邓小飞院长以“数字化发展背景下的信创人才培养思路”为主题,解析如何构建适配国家战略需求的信创人才培育体系。黄君羡院长围绕“网络自动化运维与SDN应用人才培养思路”,分享如何通过课程改革与校企协作,培养紧跟技术前沿的实战型人才。郑美容教授从产业发展概况和趋势、产业数字化下能力缺口、标准引领·赛教融合·课证融通、网络系统集成课程设计与实施、数字化教学生态助力网络系统集成金课生产五个方面,结合“面向产业数字化的网络系统集成人才培养思路”,为我们揭秘校企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与实践成果。
最后,中锐网络网络线产品总监廖程鹏从宏观产业发展趋势、网络技术发展趋势、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网络技术的重要性、产业生态为大家剖析了新时代下网络人才需求特点、市场岗位及对人才技能要求。
除此之外,他详细讲述了新双高及新标准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融合思路,以“3+X+2+Y”为核心结构的人才培养框架,聚焦产业群、企业群、院校群三大支柱,深化面向多元化产业的专业“纵深拓展”,拓宽知识边界,结合区域产业发展优势,实施职业院校“一校一策”融合战略,推行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教育成果有效落地。
同时,在3+X+2+Y的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框架上,提出了全新的构建以企业用人需求为导向的立体化专业建设体系。并从5个多助力五金的建设的角度详细的做出了拆解,包括多维度落实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提档、多层次推动课程体系改革、多途径提升数字化师资队伍能力、多阶段落地办学条件升级、多元化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共同构筑建数字基座。通过四步走打造未来网络数字人才培养高地,服务产业发展。
第一步、构筑专业基础+核心+拓展能力基石,满足普适性教学实训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实训基地。
第二步、构建面向企业工程技能、延伸技能竞赛创新的蓝狮工坊、专精特新工坊等,提高专创融合、赛教融合的能力
第三步、构建并转换典型生产实践项目,融合交叉学科的应用能探索,培养师生的系统集成素养和工程全流程能力
第四步、构建面向产业数字化的数字基座专业组群实训中心,培养预就业能力,实现多专业融合交叉,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作为国内领先的行业数字融合创新方案提供商,中锐网络深耕教育领域十余年,是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合作伙伴,也是福建省首批产教融合型培育企业,成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络赛项合作单位至今,合作院校数百所,高职网络专业建设占有率70%,为产业发展培养数万人应用型人才。未来,中锐网络也将持续为院校提供全方位的网络数字人才培养方案,为未来网络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